玉溪师范学院2019年专升本招生简章
玉溪师范学院2019年“专升本”招生简章
为贯彻云南省推进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构建职业教育立交桥的精神,结合我校实际情况,2019年我校继续面向全省高等专科学校招收优秀应届专科毕业生。相关要求按照《云南省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招收应届专科毕业生升学统一招生考试试行办法》规定执行。
一、学校简介:玉溪师范学院坐落于滇中著名的“中国十佳休闲宜居生态城市”、聂耳的故
乡玉溪市。学校秉承“至真至善致美致用”的校训精神,根植玉溪、情系师范、以人为本、改革创新,为玉溪和周边地区培养了近6万名适应地方基础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合格人才,在云南民族民间文化传承创新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学校先后荣获“全国文明单位”“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先进单位”“全国高校美育工作先进单位”“云南省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连续12年获得云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目标责任考核一等奖。
玉溪师范学院是省属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1978年经云南省批准成立玉溪师范专科班,1983年经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改建为玉溪师范专科学校。1992年经原国家教育委员会批准,更名为玉溪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00年经教育部批准,在玉溪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玉溪师范学校、玉溪成人教育培训中心(教育资源)合并的基础上建立玉溪师范学院。2007年学校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获得“良好”成绩,2017年顺利通过了教育部本科教学审核评估,获得专家组充分肯定。
历经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学校现有省级高校一流学科1个(美术学),省级二类重点学科3个(环境化学、人文地理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省级重点培育学科1个(数学),省级硕士授权点建设学科3个(美术学、体育学、化学),初步形成了学科建设引领专业发展的趋势。
学校建有3个云南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其中“湄公河次区域民族民间艺术传习实验中心”被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授予第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工作站”称号。建有省级重点建设实验室4个,玉溪市重点实验室3个,省级
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建有校级科研单位8个:湄公河次区域民族民间文化传习馆、濒危语言研究所、古生物研究所、民族文化与社会发展研究所、玉溪市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玉溪高原湖泊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污染控制与生态修复研究中心、滇中分析测试中心。
学校占地面积1093亩,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总值11777万元,图书馆
有纸质藏书99.64万册,纸质期刊805种,专业数据库29个,其中,电子图书85.83万册,电子期刊1.4万余种。学校现有14个二级学院、8个研究机构、4个教辅机构。有全日制在校学生数为13493人。学校现有教职工787人,专任教师中正
高级职称66人,副高级职称168人,博士88人,在读博士38人,硕士411人,省级教学名师5人,云南省千人计划青年人才1人(原云岭青年人才),云南省万人计划“文化名家”2人(原云岭文化名家),云南省万人计划“教学名师”2人(原云岭教学名师),云南省中青年学术与技术带头人1人,云南省中青年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后备人才4人。学校有省级教学团队5个,市级学术带头人14人,“兴玉英才计划”入选者2人。学校目前有本科专业56个,其中,美术学是国家级特色专业,泰语、地理科学、生物科学、艺术设计是云南省高等学校特色建设专业。学校有省级教学团队5个,省级精品课程8门,省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门,省级法学专业应用型
法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省级实验实习实训基地与技术创新服务中心2个,省级名师工作室4个。“十二五”以来,学校承担国内外科研项目659项,其中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7项,国家艺术基金4项,国际合作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128项,地厅级项目325项,横向项目167项。学校有《玉溪师范学院学报》和《玉溪师范学院报》2个公开刊物。2017年,学校先后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和玉溪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联合创建玉溪互联网大学,与玉溪市合作创办玉溪文创学院,与新华网联合创办创客学院,与玉溪市纪委监委合作共建“玉溪纪检监察学院”。
学校结合区域资源优势,开展科研和文化传承。利用多民族融合的滇中核心区域和聂耳故乡的优势,依托“湄公河次区域民族民间艺术传习实验中心”和美术学、体育学、音乐学等学科,有效开展民族民间文化的挖掘、收集、整理、提升,形成科研的优势聚集和创新发展,构建了特色鲜明的民族民间文化课程体系,培养了一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应用型艺术体育人才,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利用地处世界动物界起源演化核心区的优势,以澄江帽天山寒武纪生物化石地为基地,成立了古生物研究所,开展古生物系统学、古生态学研究。
学校围绕国家“一带一路”战略规划,主动融入和服务国家及云南重大战略,积极推进国际化办学。在重点加强与周边泰国、缅甸、老挝等国院校建立长期稳定合作交流关系的同时,积极向美国、澳大利亚、保加利亚、加拿大、韩国等国
高校拓展,开展多种形式的联合办学,互派师生进行学术文化交流。学校建有国外实习基地20个,国外汉语言文化中心3个,成为首批云南省华文教育基地和国家汉办汉语水平考试(HSK)考点。
“十三五”期间,学校将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引,立足玉溪、服务云南、面向全国、辐射东南亚,加快转型发展,强基础、提质量、创特色,朝着云南省骨干特色高校的目标奋进。
二、招生计划:
招生专业 | 专业类别 | 所属学院 | 招生计划数 | 考生专业 | 学费标准 (元/学年) | 备注 |
汉语言文学 | 02汉语言文学 | 文学院 | 50 |
汉语、文秘类、语文教育、小学教育(文科) |
3400 | |
学前教育 | 09学前教育 | 教师教育学院 | 50 | 学前教育、小学教育、 美术教育、音乐教育、艺术教育、初等教育、文秘 | 3400 | |
体育教育 | 51体育 | 体育学院 | 100 |
体育类 |
3400 | 考生须参加 “专升本”体育类专业统考。 |
会计学 | 04经济管理 | 商学院 |
100 |
会计、会计电算化、财 务管理、财会、会计与审计、审计、统计与会计核算、税务 | 4000 | |
工商管理 | 04经济管理 | 商学院 |
100 |
工商企业管理、商务管 理、人力资源管理、电子商务、物流管理、物业管理、物流服务与管理、连锁经营管理、休闲服务与管理 | 4000 | |
市场营销 | 04经济管理 | 商学院 |
100 |
市场营销、电子商务、 文化市场经营与管理、连锁经营管理、休闲服务与管理、物流管理、物流服务与管理、会展策划与管理 | 4000 |
备注:上表中学费标准为现行收费标准,如有调整以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当年核定标准执行。
三、学院及专业介绍
文学院
咨询电话:0877-2985668网址:http://wxy.yxnu.edu.cn/
文学院始于1978年创办的中文专业,2000年取得学士学位授予权,2004年成为校级重点专业。2008年,成立文学院,现有汉语言文学、新闻学、汉语国际教育三个专业,其中,汉语言文学专业2017年进入云南省本科第一批次录
取。文学院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256名,建有省级研究中心“滇中文化保护与研究中心”“民族语言研究所”“语文教育研究所”三个研究机构,其中“滇中文化与研究中心”是省级研究中心。
文学院有一支热爱教育、关爱学生、严谨治学、团结和谐的师资队伍。在编专任教师53人,教授4人,副教授19人,博士13人,校外聘任教师19人。学院曾荣获云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历任教师两次获得云南省高校教师课堂教学比赛一等奖,现任教师获得云南省中国语言文学教师技能大赛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两项,三等奖一项。有全国优秀社科普及专家一人,云南省五一巾帼标兵两人,玉溪市中青年学术科技带头人一人。学院两次被评为云南省高校德育先进集体,2006年,被云南省委高等院校工作委员会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
汉语言文学为文学院优势专业,有着四十年的办学历史,是学校最早开办的专业和第一批本科专业。“中国古代文学史”是云南省精品课程,汉语言文学专业是校级重点专业。文学院拥有多媒体教室、语音室、语言艺术训练室、影视艺术鉴赏厅、书法艺术训练室等现代教学实施,建有天智创客影院、新闻传播实训中心,为学生自主性学习提供了良好条件。文学院教师的课堂教学融专业性、学
术性、人文性和师范性为一体,为学生成才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学生在系统接受课堂教学培养外,还能够通过师范生教学能力实习与训练平台、师生交互式语文名师论坛、文学艺术表演舞台、学生自编自创文学刊物、民族艺术美育、国际化交流以及赴泰国实习交流等机会获得专业能力和审美人格的提升。
近年来,文学院教师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四项,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六项,中国博士后基金项目一项,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规划课题一项,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五项,云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一项,四川省人文社科基金一项,云南省高校古籍整理项目一项,云南省“十二五”规划教材两部,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普及规划项目四项,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重点项目三项,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八项,共青团云南省委青少年研究课题一项,玉溪市
社科联课题四项。先后由商务印书馆、人民出版社等出版学术专著、参编著作60余部,其中有5部入选云南省社会科学普及规划项目,1部入选云南省哲学社
科科学资助项目,并在国家、省、市级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50篇,其中核心20篇。学院获云南省高校优秀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一项,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一项、三等奖一项,云南省优秀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著作出版资助两项、玉溪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八项、玉溪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两项。
文学院立足玉溪,服务云南,辐射全国,面向东南亚,已培养毕业生39届。毕业生在党政、教育、传媒及其它企事业单位作出突出业绩,受到社会好评,众多毕业生担任党政要职,大批毕业生在教育岗位上成为教育管理、教书育人的骨干。
在地方高师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范能力培养工程的基础上,文学院与时俱进,以“传承人文精神、服务地方文化、强化师范能力”为宗旨,构建三维“三位一
体”卓越语文教师人才培养体系。围绕知识、素养、能力“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目标,以学生教育能力形成为核心,建有实习实训中心,构建“动态实习”模式、中文学科实践教学体系和第二课堂素质教育基地,形成了以语言训练为核心的师范能力培养特色。学生曾获全国大学生演讲大赛二等奖,“千校名师杯”全国演讲大赛二等奖,“让世界充满爱”世界华语演讲大赛二等奖,云南省首届“看相片,讲故事”演讲大赛一等奖,云南省高校第二届“野草文学奖”一等奖,云南省第一届青春国子荟“我是国学达人”挑战赛一等奖等诸多奖项。
文学院构建起教学、科研、学生工作“三位一体”人才培养工作机制,以科研建设推动本科核心课程建设,提升了本科院校核心课程的保障度。国家社科基金《明清云南文化家族研究》与教育部基金《杨钟羲与<雪桥诗话>》等项目将前沿动态学术成果充实到核心课程的课程教学中,弥补了课程知识与最新研究之间的“断层”,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科研觉醒。科研、教学、学生工作三位一体、良性互动,形成了良好的工作氛围和浓郁的学习氛围。
地方政府、高校、中小学“三位一体”的协同培养机制,为地方文化教育建设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资讯,也提升了文学院人文培养的有效度,通过联合举办“卓越语文教师论坛”、开办系列“语文名师论坛”,承办第二届“中国休闲哲学论坛”、云南省第八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玉溪市“起来读书”活动,玉溪市先进模范、劳动模范宣讲活动,开展“文化玉溪”系列读本编写、“红塔村落记忆”项目,文学院构建起三方深入合作、共同为地方培养优秀师资、协同培养人才的模式,实现四方共赢的效果。
博学而不穷,笃行而不倦,目前,文学院正致力于建设优秀的本科教育,努力创造条件发展研究生教育,为传承文明和服务社会输送更多更优秀的人才。
汉语言文学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为师范类专业,本专业突出师范生教师素质,强化学生专业
质量规格,注重学生人文教育和审美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有良好的文艺理论素养和汉语言文学专业知识结构,能够从事基础教育语文教育教学工作以及文化、宣传等方面的实际工作,并具有创新精神的汉语言文学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现代汉语》、《古代汉语》、《中国古代文学史及作品选》、《中国现代文学史及作品选》、《中国当代文学史及作品选》、《外国文学》、《文学概论》、
《写作》、《语文教学论》。
学制学位:学制二年,学业合格获得汉语言文学专业专升本毕业证书,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招收对象:汉语、文秘类、语文教育、小学教育(文科)等相同或相近专业应届专科毕业生。
体育学院
咨询电话:0877-2055578网址:http://ty.yxnu.edu.cn/
玉溪师范学院体育学院前身为玉溪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体育系,成立于1993年,2004年更名为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获得教育学学士学位授予权。该专业在云南省内是除云南师范大学、云南民族大学以外,最早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的学校。2009年在体育教育专业办学基础之上,拓展建设完成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并同体育教育专业一起面向全国招生。2011年,体育学科获云南省
高等学校学位授权点“十二五”建设规划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建设。2012年,学院在坚持做强、做大本科办学基础之上,确立以体育学科建设为龙头,加快体育学专业硕士点建设步伐,先后与西北师范大学签订联合培养硕士生协议,与云南师范大学联合开展硕士研究生导师培养工作。2013年,体育教育专业被列为校级重点建设专业。同年,与西北师范大学联合培养硕士生工作启动。
学院现有标准400米塑胶田径场1块、标准足球场2块、标准5人制足球场
4块、8人制足球场1块、综合训练馆1幢、风雨训练馆1幢、室外网球场7块、
室外篮球场13块、室外排球场5块、室外门球场2块、民族体育沙场1块、乒
乓球室1间,共占地总面积为74772.51平方米,室内场地13821.81平方米,室
外场地50750.69平方米。学院建有运动人体科学实验室,包括运动解剖实验室、运动生理实验室、运动心理实验室、体育测量与评价实验室、推拿学实验室、体育保健学实验室共6个实验室。实验室总面积为445平方米,实验仪器设备500
余台(件),实验室仪器设备固定资产总值约530余万元。近年来,学校不断加大体育场馆设施建设和体育经费的投入,拟进一步修建综合体育馆、游泳馆等,教学条件不断完善。
学院目前有在职在编专任教师42人,特聘及兼职教师11人,其中教授7
人,副教授20人,高级教练员2人,在读博士研究生3人,硕士研究生33人,
云岭教学名师、云南省教学名师1人,云南省卓越青年教师1人,校级青年骨干
教师9人,云南省篮球协会、足球协会裁判长3人,国家级裁判员3人。学院在
校学生839人,联合培养硕士生顺利毕业28人。近年来,体育学院学生年终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就业主要分布于教育领域、公务员系统等相关单位。
学院现有2个本科专业。2013年,体育教育专业成为校级重点建设专业;同年,体育学科被列入云南省新增硕士学位授予学科建设。《篮球》课程被评为云南省省级精品课程;《学校体育学》被批评为校级精品课程;《武术》、《网球普修》、《运动解剖学》、《足球普修》、《田径》、《大学体育拓展训练游戏》被评为校级优质课程。近三年,学院在建、在研教学改革项目12项,2016
年,体育学院获校级整体转型发展试点建设项目立项。学院经过10余年的不断探索,在整合以应用型专业建设的反思中,逐步形成以体育学学科建设为引领的“课堂教学、科学研究、运动训练竞赛、社会服务”四项相互交融、相互促进、相互监控的“四位一体”应用型基层体育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强基础、提能力、有特色、富有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体育人才。
学院建有云南省高校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教学研究工作站、运动人体科学实验室(含6个子实验室)、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办公室(含1个测试室)。2016年,学院获校级“运动与健康科学研究中心”立项建设;2017年,学院获玉溪市体育局重大项目“市校协同建设全民健身服务中心”立项建设。
学院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形成教学与科研的良性互动,不断提升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近三年,学院教师主持科研课题、教改项目78项,合计总
经费344.2万元。其中纵向科研课题38项(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1项、国家
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项目1项、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
划办项目4项、厅级项目18项,市级项目13项),横向课题13项,经费总计
240.05万元;教改项目、质量工程项目27项,合计总经费104.15万元。教师
出版个人学术专著或编辑出版教材14部,发表论文153篇,其中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及SCI、EI收录21篇。
学院为加强学科、专业建设,积极主动与国内外知名高校、政府机构、企事业单位加强合作交流,拓展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的维度与广度,全面提升办学质量。学院先后与保加利亚西南大学、北京体育大学、成都体育学院、西北师范大学、云南师范大学等多所高校达成、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与玉溪市体育局、玉溪市澄江县国家级青少年户外拓展营地、玉溪运动学校、玉溪市点点体育经纪有限公司等多家政府机构、企事业单位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联合办学,互派师生进行学术文化交流。
学院坚持以培养应用型基层体育人才为导向,强化教学、科研对学科、专业建设的促进,形成以培养“双师型”应用型基层体育人才为抓手。近三年学院先后培养各级各类裁判员3000余人次、教练员40余人、社会体育指导员400余人。
学院学生近三年先后参与执裁省、市各部门机构、社会团体各类项目运动会41次。2010年,学院全面对各项目代表队进行了优化完善,形成了12个项目代表队。在以科学、系统的训练与管理下,12支代表队在各类比赛中屡创佳绩,近三年获各级各类比赛一等奖25次、二等奖39次、其它获奖141次;在2014年云南省第十四届运动会上获得全省高校团体总分第二的成绩。
体育教育专业体育教育专业为师范类专业,主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较好
的科学、文化素养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具备现代教育、健康理念,系统掌握体育学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备一定的体育科学研究能力,掌握现代教育教学理论与方法以及学校体育课程与教学、课外
体育锻炼和训练竞赛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具备一定的运动技能和较强的体育教育教学能力,能胜任学校体育工作的应用型体育人才。
主要课程:体育学概论、学校体育学、体育保健学、田径、体操、篮球、足球、武术、主项专修、体育教学设计、体育社会学、体育心理学、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体育科学研究方法、排球、副项选修、游泳等。
学制学位:学制二年,学业合格获得体育教育专业专升本毕业证书,授予教育学学士学位。
招收对象:体育类专业应届专科毕业生,考生须参加“专升本”体育类专业统考。
教师教育学院
咨询电话:0877-2058311网址:http://jyxy.yxnu.edu.cn/
教师教育学院的前身教育系成立于2001年,开设了学前教育专业和小学教育专业。2006年,成立教育学院;2016年,学校进行学科专业组合调整,以教育学院为基础,结合教育技术学专业、教师教育实训中心,组建成立了教师教育学院。设有小学教育、学前教育、教育技术学3个本科专业,同时承担着全校师范专业的教师教育通识必修课教学任务。3个专业均先后获得学校“特色专业”立项建设,学前教育专业获学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项目资助。
教师教育学院的师资力量、教学设施和实习基地等能充分保障专业人才培养需要。现有专任教师46人,其中教授、副教授16人、讲师17人、助教13人,
具有博士学位教师有1人,在读博士有2人,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的教师有30
人。教师先后主持和参与完成国家教育部、省社科、省教育厅等科研课题30多
项,撰写出版学术专著和教材20余部;连续5年承担了我省“国培计划”项目
的小学语文、幼儿园骨干教师等的培训工作。学院拥有能满足3个专业教学需要的各类教室和专业实验(训)室:手工教室、形体训练室、琴房、学前教育专业实训室、教育技术学专业实验室等。教师教育实训中心有微格教学训练系统、录播教室、多媒体教学资源开发实训室、多媒体技术应用实训室、普通话语言实训室、普通话水平测试室、普通话学习与模拟测试系统等。与玉溪第一幼儿园、玉溪第二幼儿园、玉溪第二小学签订了协同办学协议,与玉溪市内的10多家中小学、幼儿园签订了实习和见习协议。
学院十分重视学生的专业技能、课堂教学技能和艺术素养的培养训练,学生的综合素质较高,师生在国家、省、市级各类比赛中屡获殊荣。先后获得全国性比赛奖项近30项,省级比赛奖项近100项。学院积极为学生提供相关从业资格证书的技能培训及考研辅导,学生的考研积极性较高,考研的报考率和升学率均高于全校平均水平;就业竞争能力较强,毕业生就业率均在97%以上,多数毕业生在工作岗位上均有良好表现,深受用人单位好评。
学前教育专业
学前教育专业为师范类专业,本专业培养具有爱心、耐心、责任心,具备学前教育的科学理念,具有学前教育专业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能在各种类型托幼机构从事学前儿童保教、研究及管理工作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学前心理学、学前教育学、幼儿园课程论、幼儿语言活动设计、幼儿社会活动设计、幼儿科学活动设计、幼儿健康活动设计、幼儿艺术活动设计、
幼儿卫生与保健、儿童文学、幼儿园组织与管理、学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美术、书法、手工、声乐、舞蹈、琴法等。
学制学位:学制二年,学业合格获得学前教育专业专升本毕业证书,授予教育学学士学位。
招收对象:学前教育、小学教育、美术教育、音乐教育、艺术教育、初等教育、文秘等相同或相近专业应届专科毕业生。
商学院
咨询电话:0877-2050488网址:http://sxy.yxnu.edu.cn/
玉溪师范学院商学院前身是玉溪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于1995年成立的旅游系、经济管理系。2000年玉溪师范学院成立后,组建成立旅游与经济管理系,2008年5月正式更名为商学院。商学院现有在校学生1276人,专兼职教师88人,其中校内专任教师70人、外聘教师(客座教授)18人。教师队伍中有教授12人、副教授16人、博士12人(含在读),大部分教师具有硕士以上学位,
10位教师有海外学习经历,4位教师为玉溪市学科带头人,多人次获得云南省优秀教师、玉溪市五四青年奖章、学校教学标兵、学校“我(学生)心目中最喜欢的教师”才俊杯奖等奖项和荣誉称号。
商学院注重和社会各界交流沟通,着力打造开放与合作办学机制,加强与云南省经济学会、云南省区域经济学会、云南省社科院、云南大学、云南师范大学、云南财经大学、玉溪市旅游发展委员会、玉溪市社科联、玉溪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玉溪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等部门和机构的合作,并通过“玉商论坛”打造社
会各界交流平台,实现了优势资源共享。近年来获得了1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12项省部级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项云南省教育厅科学基金项目(其中重
点项目1项)、40项玉溪市社会科学研究课题(其中重点项目7项),共完成
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纵横向课题5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630多篇,公开出
版专著和教材35部。在获得的教学科研成果中,有2部教材被列入云南省“十二五”规划教材,有1部教材获得云南省优秀教材称号,2项教学成果获得四年一次的校级教学成果奖励一等奖;有3项成果获云南省社会科学成果三等奖,有
22项成果获得玉溪市社会科学成果一、二、三等奖。商学院立足玉溪、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承担各级各类科学研究,与政府或企事业单位合作完成横向课题共计80余项,代表性研究项目有《玉溪市旅游业“十三五”发展规划》、《玉溪市高原特色农业庄园产业发展规划》、《华宁通红甸乡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
《红塔区招商引资“十三五”规划》、《元江县工业经济“十三五”发展规划》等。
在教学组织实施和人才培养上,商学院注重学生理论养成与实践技能训练相结合,建立了26个稳定的教学实践基地。在抓好教学工作的同时,学院取得“云南旅游业定点培训单位”、“全国外贸业务员资格培训单位及考点”等资格,积极组织开展各类职业资格培训与辅导,加强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学生通过“初级会计师”、“导游资格证”、“教师资格证”、“营销师资格证”、“外贸业务员资格证”等职业资格证书考试,达到“学以致用、社会需要”的培养目标,成为服务于社会的有用人才,毕业生就业率每年均在95%以上。
商学院创建20多年来,以较高的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赢得了社会公认和行业认同,在云南省大学生创业创新大赛、云南省高校职业技能竞赛和服务地方经
济社会发展等方面获得了优异成绩,集体和个人曾荣获的省部级以上代表性奖项和荣誉称号有:“云南省德育工作先进集体”、首届云南省高校教师教学大赛决赛一等奖(2017)、云南省优秀教师、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
会计学专业培养目标:会计学专业以“市场导向、服务社会”为宗旨,以教育教学改革
为核心,以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特色,立足于培养为云南、西部地区以及东南亚经济发展服务的应用型专业人才。通过专业教学和专业综合素质的训练,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需求,具有人文素养、科学精神、诚信品质及专业操守,掌握会计、管理、经济、法律和计算机应用的知识,具备扎实的会计学专业理论知识和实务技能和沟通技巧,具有持续学习的意识与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外向型和创新型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基础会计学、中级财务会计学、高级财务会计学、成本会计学、财务管理学、审计学、电算会计、会计模拟实验、管理会计学、金融企业会计、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财务分析、税务会计、税法、货币银行学、证券投资学、经济法、西方经济学等。
学制学位:学制二年,学业合格获得会计学专业专升本毕业证书,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招收对象:会计、会计电算化、财务管理、财会、会计与审计、审计、统计与会计核算、税务等相同或相近专业应届专科毕业生。
工商管理专业培养目标:工商管理专业立足于培养为云南、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服务的应用
型人才。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学生素质和能力培养为导向;以协同创新、协同育人和培养高水平应用型创新创业人才为核心;主动适应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围绕“综合素质、应用能力、创新精神”三个维度,
培养“素质高、能力强、善创新”的高水平应用型创新创业人才。毕业生具备企业管理、经济管理、市场营销、法律法规运用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主要课程:管理学、西方经济学、财政与金融、经济法、财务管理、商学导论、管理经济学、组织行为学、管理信息系统、创业理论与实践、生产管理、战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项目管理、市场营销、商务谈判等。
学制学位:学制二年,学业合格获得工商管理专业专升本毕业证书,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招收对象:工商企业管理、商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电子商务、物流管理、物业管理、物流服务与管理、连锁经营管理、休闲服务与管理等相同或相近专业应届专科毕业生。
市场营销专业培养目标:市场营销专业立足于培养为云南、西部地区以及中国—东盟自由
贸易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应用创新型营销人才。本专业培养的市场营销专门人才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水准,具备扎实的市场营销基本理论知识,掌握基本的市场营销方法与技能,基本形成发现、分析和解决市场营销问题的能力,并具有一定的创新创业能力。本专业市场营销人才培养目标可提炼为:职业道德“好”;基本理论“精”;营销能力“强”。
主要课程: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管理学、经济法、市场营销学、市场调查与预测、营销案例分析、中小企业管理、消费者行为学、统计学、会计学、财务管理学、国际市场营销学、销售管理、营销策划、营销创新、物流管理等。
学制学位:学制二年,学业合格获得市场营销专业专升本毕业证书,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招收对象:市场营销、电子商务、文化市场经营与管理、连锁经营管理、休闲服务与管理、物流管理、物流服务与管理、会展策划与管理等相同或相近专业
应届专科毕业生。四、联系方式
玉溪师范学院
地址:云南省玉溪市红塔区凤凰路134号邮政编码:653100咨询电话:0877-2057041传真:0877-2050750
联系人:白建平王强纪检监察电话:0877-2058862学校网址:http://www.yxnu.edu.cn/招生办网址:http://zb.yxnu.edu.cn/招生咨询QQ群:144369247
初级会计(助理会计)师培训简章
云南省几大热门高校成教专升本(国民教育)招生火热报名中
乐过教育教师资格培训简章
更多请关注微信公众号:云南乐过教育;私微信ynlgjy1 QQ:914450002
总部地址:云南省昆明市龙泉路237号云南财经大学旁;电话:0871-65151875;183 8717 7725